2025 年女排世锦赛小组赛 F 组首轮对决于 8 月 23 日在泰国清迈正式收官,中国女排历经四局激烈对抗,最终以 3-1 的比分击败小组内公认实力最弱的墨西哥队,顺利斩获本届赛事开门红。这场胜利对中国女排而言意义重大,不仅打破了赛事初期的紧张氛围,更直接规避了因首战失利可能陷入的出线被动局面 —— 若未能拿下这场与墨西哥队的较量,后续面对实力更强的对手时,球队将承受更大的积分压力。整场比赛中,中国女排多次遭遇比分胶着的困境,球员们在高压环境下的战术执行与心态调整,成为最终取胜的核心支撑。

首局胶着失利:墨西哥队先声夺人,中国女排进攻遇阻

首局较量开场后,双方球员迅速进入竞技状态,赛场节奏从一开始就保持高强度。比分从 1-1 起步,始终处于交替上升的态势,直至 5-5 平的节点, neither side 能拉开明显差距。中国女排首发主攻李盈莹率先承担起进攻重任,但其本场比赛的状态未能达到最佳水准,6 次扣球尝试仅 1 次成功命中,进攻效率的低迷让球队难以在得分端建立优势。

墨西哥队则凭借前排拦网与后排防守的紧密配合,多次化解中国女排的进攻回合。当比分推进至 18-18 平时,墨西哥队抓住一次中国队传接配合的微小失误,通过后排队员的快速反击完成得分,率先打破僵局。随后,墨西哥队又连续抓住李盈莹扣球出界、王媛媛拦网判断失误的机会连得 2 分,将比分优势扩大至 20-18。

面对落后局面,中国女排试图通过调整进攻节奏挽回颓势。主攻庄宇珊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在 4 号位接到二传手的精准传球后,以一记势大力沉的直线扣球突破对手拦网,为球队追回 1 分。但墨西哥队并未给中国队太多喘息机会,其前排拦网队员始终保持高度专注,在局末阶段再次成功拦下吴梦洁的背平进攻,最终以 25-22 的比分先下一城,为整场比赛奠定了紧张的基调。

次局逆转破局:陈厚羽替补登场成转折,发球防守双线发力

第二局比赛开局,中国女排主教练赵勇率先做出阵容调整,希望通过轮换副攻位置打破场上僵局。他首先派遣高意与万梓玥两名副攻手登场,前者作为国家队常客,此前在多场国际赛事中承担重要角色,球队原本期望她能通过标志性的背飞战术打开进攻局面。然而,高意此局的表现未能达到预期 —— 在执行背飞战术时,她多次因墨西哥队拦网队员的提前卡位与精准判断而未能完成得分,3 次扣球仅 1 次命中;拦网环节,她始终难以跟上墨西哥队快速多变的进攻节奏,多次出现站位偏差,未能为球队提供有效的前排屏障。

万梓玥在有限的出场时间里,同样未能有效改善球队的攻防状态。其进攻端的扣球力量与落点选择缺乏威胁,防守端的移动速度也难以覆盖大范围区域,在比分胶着至 20-20 平时,赵勇做出了本场比赛最为关键的换人决策:派遣陈厚羽替补登场。

这一调整很快显现效果。陈厚羽上场后迅速融入球队战术体系,在局末阶段的发球环节,她展现出极强的战术针对性 —— 发球速度控制在 85 公里 / 小时左右,落点集中在墨西哥队一传队员的身前与腰线位置,多次导致对手一传不到位。其中一次发球直接迫使墨西哥队一传队员将球垫飞,中国女排前排队员抓住机会完成集体拦网得分,将比分改写为 23-22。

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陈厚羽在防守端的表现。在比分 24-23 时,墨西哥队发起一次后排进攻,球路直奔中国女排的左侧边线区域,眼看就要落地得分,陈厚羽果断扑向边线,以鱼跃救球的姿势将球成功救起,随后二传手抓住这次反击机会,将球传给前排的庄宇珊,后者一记重扣得分,帮助中国队拿到局点。尽管墨西哥队随后通过一次轻吊追回 1 分,但陈厚羽再次在前排展现出出色的拦网撑起能力,将对手的扣球成功挡回,为球队稳住阵脚。最终,中国女排以 26-24 的比分逆转拿下第二局,将总比分扳为 1-1 平,这场局末的逆转也成为整场比赛的重要转折点。

后两局全面压制:攻防两端发力,中国女排锁定胜局

第三局比赛成为中国女排全面爆发的阶段。经过前两局的磨合与调整,球队在攻防两端均展现出压倒性优势,赛场局势彻底倒向中国队一侧。

进攻端,庄宇珊延续了第二局末段的火热状态,全场 40 次扣球 20 中的高效表现在此局尤为突出 —— 她多次在 4 号位接到二传的平拉开传球后,通过改变扣球线路突破对手拦网,单局贡献 8 分,其中一次面对墨西哥队双人拦网,她巧妙地将球吊向对手防守空当,展现出极强的进攻智慧。吴梦洁则在 2 号位与后排进攻中多点开花,其 29 扣 14 中的进攻效率在此局转化为 6 分,她与庄宇珊组成的主攻线,成为中国队撕开对手防线的核心力量。

拦网环节,中国女排的优势更为明显。王媛媛与陈厚羽的前排配合愈发默契,王媛媛凭借 1.95 米的身高优势,多次在三号位完成定点拦网得分,单局贡献 3 次拦网得分;陈厚羽则凭借精准的拦网预判,多次移动到二号位与四号位协助队友拦网,此局也有 1 次拦网得分入账。两人联手构建的拦网屏障,让墨西哥队的进攻多次无功而返,单局仅完成 8 次扣球得分。

墨西哥队在此局完全陷入被动,一传到位率从首局的 60% 骤降至 35%,进攻失误也明显增多,单局出现 7 次失误送分。当中国队将比分领先至 15-5 时,墨西哥队教练紧急请求暂停调整,但未能改变场上局势。暂停过后,中国女排依旧保持强势,龚翔宇在接应位置完成一次后排进攻得分,吴梦洁则通过发球直接得分,最终中国队以 25-10 的悬殊比分拿下第三局,总比分 2-1 反超,为整场比赛的胜利奠定坚实基础。

第四局比赛开始后,墨西哥队虽试图通过调整进攻战术挽回颓势 —— 其主教练将原本的两点换三点战术改为全程主力阵容作战,希望通过球员间的默契配合提升进攻效率,但中国女排始终保持稳定发挥,未给对手太多反扑机会。

龚翔宇在此局的表现尤为亮眼,除了 26 扣 11 中的进攻贡献外,她在一传与防守环节的作用不可替代。比赛中,她多次承担起后排一传的重任,面对墨西哥队的追发,一传到位率达到 65%,为球队的进攻组织提供稳定保障;一次面对墨西哥队的后排轻吊,她快速移动至后场将球救起,随后协助队友完成反击得分。替补球员张籽萱在此局也获得出场机会,她在发球环节展现出精准的落点控制,一次发球直接落在墨西哥队一传区域的死角,对手未能及时反应,张籽萱借此拿下 1 分,为球队贡献自己的力量。

技术统计显示,此局中国队扣球得分 15-12 领先,拦网得分 3-1 占优,墨西哥队因压力过大出现 6 次失误送分,而中国队仅出现 3 次失误。当比分来到 20-15 时,吴梦洁在后排接到二传手的传球后,以一记强有力的后三进攻得分,进一步扩大优势。最终,中国女排以 25-18 锁定胜局,总比分 3-1 击败墨西哥队,顺利取得本届世锦赛首胜。

陈厚羽:从替补到关键先生,全面技术成球队底气

作为中国女排本场比赛四名副攻手中最后登场的一位,陈厚羽在两局多的出场时间里,交出了一份极具含金量的技术答卷。数据显示,她全场获得 4 分,其中包括 2 次拦网得分和 2 次扣球得分,扣球成功率达到 40%(5 扣 2 中);在防守端,她的表现更为突出 —— 防守起球率高达 71%,完成 5 次有效防守的同时,还贡献 6 次拦网撑起,这些数据不仅直观体现了她在网上与地面技术的全面性,更凸显了她在关键时刻的战术价值。

陈厚羽并非首次登上国际大赛舞台。在此前的世界女排联赛中,她就多次以首发副攻身份代表中国队出战,与当前国家队的龚翔宇、王媛媛、庄宇珊等核心成员有着长期的磨合经历。这种默契在本场比赛的攻防配合中得到充分体现 —— 在一次防守回合中,陈厚羽救起球后,无需过多沟通,就精准判断出龚翔宇的反击路线,快速将球传递给二传手,为球队创造了进攻机会。

从技术特点来看,陈厚羽接受专业排球训练的时间已达 8 年。长期的系统训练,让她在处理网上球与地面球时展现出远超同龄人的成熟。网上环节,她的拦网预判能力尤为出色,能够根据对手二传手的传球手势与进攻队员的助跑节奏,快速调整自己的拦网站位;地面防守中,她的移动速度与救球意识在国内同位置运动员中处于上游水平,多次在边线、底线等关键位置完成难度较大的救球动作。有业内分析人士指出,陈厚羽的小球技术在国内同位置运动员中具有明显的可见性优势 —— 无论是与二传手配合的细腻度,还是后排防守的稳定性,都能为球队的战术体系提供更多支撑。

球员表现全景扫描:庄宇珊扛旗,多人贡献成取胜关键

除陈厚羽外,中国女排多位球员在本场比赛中展现出核心价值,形成了多点开花的进攻格局。

主攻手庄宇珊无疑是球队取胜的头号功臣。全场比赛,她 40 次扣球 20 次命中,扣球成功率达到 50%,同时还贡献 2 次拦网得分与 1 次发球得分,总计拿下 23 分,成为全场得分王。比赛中,庄宇珊多次在比分胶着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 —— 第一局末段,当中国队以 20-22 落后时,她连续两次通过强力扣球追回比分;第二局开局,面对墨西哥队的反扑,她又以一记后排进攻得分稳定军心。其进攻端的爆发力与稳定性,成为中国队最可靠的得分保障。

另一位主攻手吴梦洁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她全场 29 扣 14 中,扣球成功率接近 50%,同时还贡献 4 次拦网得分与 1 次发球得分,总计拿下 19 分。吴梦洁在比赛中展现出全面的进攻能力,无论是 4 号位的平拉开进攻,还是 2 号位的背平进攻,亦或是后排的后三进攻,都能对墨西哥队的防守造成威胁。第三局比赛中,她曾在一次进攻中面对墨西哥队三人拦网,依然成功将球扣进,展现出极强的突破能力。

接应龚翔宇全场拿下 12 分,其中包括 11 次扣球得分与 1 次发球得分。尽管 26 扣 11 中的扣球效率不算顶级,但她在一传与防守环节的贡献不可替代。比赛中,龚翔宇多次承担起后排一传的重任,尤其是在对手追发李盈莹的情况下,她主动调整站位,帮助球队稳定一传体系,全场完成 8 次有效一传;防守端,她还完成 4 次有效防守,为球队的进攻组织提供了稳定保障。

副攻王媛媛全场拿下 10 分,其中 4 次拦网得分成为球队拦网环节的重要贡献者。她与陈厚羽的拦网配合在第三局与第四局多次成功限制墨西哥队的进攻 —— 一次墨西哥队发起二号位进攻,王媛媛与陈厚羽快速并拦,成功将球挡回,随后队友抓住机会完成反击得分,这一回合也成为中国队拦网优势的缩影。

值得注意的是,首发主攻李盈莹本场比赛的表现相对平淡。全场 6 次扣球仅 1 次命中,总计拿下 1 分,进攻端多次出现扣球被拦或扣球出界的情况。从比赛过程来看,李盈莹似乎受到身体状态或对手针对性防守的影响,但其在一传环节仍保持着较高的稳定性,全场完成 8 次有效一传,为球队的进攻组织提供了一定支持。此外,替补球员张籽萱在第四局登场后,凭借一次精准的发球直接得分,为球队贡献 1 分,展现出一定的战术价值。

技术统计解析:拦网成最大优势,失误控制显成效

从整场比赛的技术统计来看,中国女排在多个关键环节展现出明显优势,这些优势也成为球队最终取胜的重要支撑。

扣球环节,中国队全场 55 次扣球命中,而墨西哥队仅 50 次,5 次的差距虽不算悬殊,但体现出中国队进攻端的整体效率更高。这一数据背后,是庄宇珊、吴梦洁等主攻手的稳定发挥,也是二传手对进攻节奏的精准把控 —— 比赛中,二传手多次根据对手拦网布局,调整传球线路,为进攻队员创造一对一的进攻机会。

拦网环节则是中国队的最大优势所在。全场中国队贡献 12 次拦网得分,而墨西哥队仅 3 次,9 次的巨大差距直接反映出中国队在前排拦网环节的压制力。其中,王媛媛贡献 4 次拦网得分,陈厚羽贡献 2 次拦网得分,两人联手占据了球队拦网得分的一半以上。这些拦网得分不仅直接为球队增加分数,更重要的是打击了墨西哥队的进攻信心,导致对手后续进攻愈发保守。

发球环节,中国队以 4-2 领先墨西哥队。陈厚羽、吴梦洁、龚翔宇、张籽萱各贡献 1 次发球得分,这些发球得分不仅直接为球队增加分数,更重要的是打乱了墨西哥队的一传节奏 —— 墨西哥队全场一传到位率仅为 45%,远低于中国队的 62%,一传不到位也导致墨西哥队多次只能发起调整进攻,进攻效率大幅下降。

失误送分方面,墨西哥队全场出现 27 次失误,而中国队仅 22 次,5 次的失误差距在比分胶着的比赛中尤为关键。尤其是在第二局末段与第三局,墨西哥队因失误送分多次让中国队扩大比分优势 —— 第二局比分 24-24 平时,墨西哥队二传手传球失误,直接送给中国队局点;第三局比分 18-8 时,墨西哥队进攻队员又出现扣球出界失误,进一步拉大分差。

后续赛程前瞻:中国女排将迎战哥伦比亚,需延续良好状态

取得世锦赛首胜后,中国女排将迎来小组赛的第二个对手 —— 哥伦比亚队。根据赛事安排,这场较量将于 8 月 25 日 20:30 正式打响。

哥伦比亚队虽在国际排坛的整体实力不算顶尖,但具备一定的进攻火力与防守韧性。此前的国际赛事中,哥伦比亚队曾多次凭借快速的进攻节奏与顽强的防守,给实力强于自己的对手制造麻烦。对于中国女排而言,需要在本场比赛前做好充分的战术准备,总结首战的经验与不足 —— 一方面要继续发挥拦网环节的优势,针对哥伦比亚队的进攻特点制定拦网策略;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提升进攻端的稳定性,减少不必要的失误,同时也要关注李盈莹等球员的状态调整,确保核心球员能在关键比赛中发挥出最佳水平。

目前,中国女排已在泰国清迈完成首战后的首次训练。训练中,球队重点针对一传与拦网进行了强化练习,主教练赵勇也在训练后接受采访时表示,球队将认真研究哥伦比亚队的比赛录像,制定针对性的战术方案,力争拿下小组赛第二场胜利,为后续出线奠定坚实基础。